关于板桥ABOUT U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概况>板桥文化

一、理念文化

公司使命:弘扬中华文化,酿造高性价比酒类饮品。

公司愿景:秉承国优品质,重回名酒阵营。

价值观:真情成就价值

企业精神:团结自强、负重创业、开拓争先、求实奉献

合作宗旨:责任担当、共赢发展、风雨同舟、和衷共济

经营方针着眼未来、务实创新、至善至美、永不停步

二、历史文化

板桥酒的历史,可追溯到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据史料记载,板桥酒的产地正是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地之一,在人类文明和酿酒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板桥酒传承于中国白酒历史源头的有力佐证。

4500年的传承与发展中,板桥就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始终照耀在鲁酒历史的天空:于秦汉兴起、在盛唐便享有较高声誉,至明清时,传统酿酒技艺已基本发展成熟,到民国时期,又获得很大发展,大小村镇烧酒作坊尤为繁盛。《潍县志稿》记载:潍县酒坊所出之酒为高粱烧,民国以来,以十三、四年营业为最盛,板桥当地烧锅近七十家,年出酒数十万斤,以福源及裕增北记为较大。

一代名家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而潍县甘醇的美酒也为郑板桥增添了许多创作的灵感,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讲:“年年画竹买清风,买得清风价便松。高雅要多钱要少,大都付与酒家翁。”

郑板桥和两百多年前滋养他艺术灵感的美酒,正是板桥酒品牌名称的渊源所在,正所谓:人因酒更显风骨和洒脱,酒因人而得名和流传。

岁月无声,当历史的时针指向公元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篇章。而板桥酒的历史转折点,比共和国的建立还要早上一年。1948年,坊子板桥酒业的前身坊子酒厂便正式建厂,曾下辖安丘景芝、寿光侯镇两个分酒厂,是建国前潍坊市成立最早的国营企业之一。

在全新的历史篇章中,坊子酒厂焕发出动人的风采:坊子白酒连续三届十年蝉联中国酒类最高奖——国优银牌,成为全国同类产品之冠,畅销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并作为中国优质白酒的代表,参加国际名酒评选,获金奖荣耀,享誉海外。

六十多年的岁月匆匆而过,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2003年为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山东坊子酒厂改制为山东板桥酒业有限公司,为发展板桥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2011年,在振兴鲁酒的大背景下,鲁酒领军品牌景芝酒业和板桥酒业实现战略合作,板桥酒业定名为山东坊子板桥酒业——“坊子”和“板桥”双品牌发展的大战略正式拉开帷幕。

2023年5月与国开教育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国开教育集团旗下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的实践基地,合作后国开教育集团、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对板桥白酒公司进行了技术革新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特别对酿造调配技术进行提升,重组管理、技术、营销队伍,为板桥白酒公司强势发力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酿造文化

(一)坊子古镇

“坊子”地名一词的来历:坊子这个地名就是从古驿道的设立而得来的,根据古驿道10里一亭,20里一铺,30里为一坊的传统计算方法,由于当时这个地方离潍县县城正好一坊,也就是30里路,坊子一名也就由此得来。

对于“坊子”地名由来的另一种说法:在潍县通往安丘驿道30里处的土堆边,有一口井,名曰“三十里井子”。清末,一位有点经济头脑的前宁家沟人刘起友,便在驿道傍的井边建了一所路边店,开始是供旅客食宿,后来便成了一个小集市,人们根据一本叫《正字通》的书里说讲,“商贾贸易之所亦曰坊”,便将刘氏路边店处称为“坊子店”,从此有了“坊子”之称。

坊子作为地名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是在清光绪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904年,清政府在此设立了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始称坊子镇,坊子作为一处地名,正式列入了国家版图。

一百多年前,坊子就曾是山东半岛的重要商埠,有德、日、英、美等8个国家在此修铁路、开煤矿、办公司,2个国家曾设立过领事办事机构。德国自 1898年至1914年占领坊子共17年; 1914年德国战败,日本取得对坊子的控制权,直至1945年日军投降,前后31年,德日帝国主义共霸占坊子长达48年,留下了用于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等各具特色的一系列建筑群落。

老城区至今保存着山东省最为集中的德日式建筑群,在火车站周围8平方公里内,共有103处德式建筑和63处日式建筑,其中有车站、领事馆、学校、医院、官邸、民居和宗教场所。

(二)红色基因,酒神建厂

1948年4月,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发起潍县战役,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的指挥下,经过35天的浴血奋战,潍县全面解放。作战期间,许世友的指挥部就驻扎在潍县北部的东常寨村。潍县战役结束后,许世友召开了祝捷大会,表彰各参战部队的功绩。许世友好酒这件事全军都知道,庆功会自然少不了酒,这一次,许世友点名要喝李玉培烧锅场子的潍县老烧酒。

李玉培烧锅场子就在潍县城南的坊子张路院,当时,潍县的烧锅主要聚集在这个地方。据坊子区政协资料记载:“李玉培烧锅场子的酒四五十年间一直很好,买卖又活,四乡著称,青岛、烟台等地的客商都专程上门来买。”

解放初期,国家实行酒类专酿政策,禁止私人开酿酒作坊,但社会上,包括部队上都需要酒,在这样的背景下,许世友就以李玉培烧锅场子为主组建了大华酒厂(国营坊子酒厂前身)。坊子酒厂原址在三马路西首路南,原是日本领事馆的仓库,由许世友部队一名叫刘明爽的干部具体负责基建生产。国营坊子酒厂始建于1948年5月,7月开始投料,9月正式烧酒,每天出酒约1000余斤。

建国初期,坊子酒厂曾一度下辖安丘景芝酒厂、寿光侯镇酒厂两个分酒厂。山东历史上曾有四大酿酒古镇,他们分别是景芝、兰陵、侯镇、索镇。当时的坊子酒厂就管辖着两个,足见当时坊子酒厂的地位与规模。新中国选择在坊子开设酒厂,就可以证明当时坊子周边一定有有非常多的传统手工酿酒作坊。此时的坊子汇聚了众多的民间酿酒艺人,他们用传统古老的酿造工艺,凝聚成坊子白酒的工艺精华。

(三)板桥酒,凤梨轩。

郑板桥的家乡属于江南,为官之前,应该主要是喝南方的米酒或者是低度酒,郑板桥虽然喜欢喝潍县的老烧酒,但总觉着潍县老烧的酒劲太大,过于浓烈,每次饮用,常有肴未尽而酒已醉的感觉。于是,他就尝试着往酒里掺入适当比例的潍河水。郑板桥这一掺,就如同现在酿酒师的勾调降度工艺,结果经他掺水勾调过的潍县老烧口感更加醇香柔和,与他往来的朋友饮后都赞不绝口,并美之名曰“板桥酒”。

当时,潍县城里有一家牟氏酒馆,生意非常兴隆。牟氏酒馆有两个特点:一是饭菜经济实惠,味道可口;二是自酿的烧酒醇厚绵甜,酒劲十足。酒馆的掌柜牟迁秋介绍说,他家的酒是采用祖传技艺烧制而成的,是潍县城最好的烧酒。

板桥为了了解民情,经常身着便服光顾牟氏酒馆,每次喝酒前,他总是先把自带的潍河水掺到牟掌柜自酿的烧酒里晃一晃后再喝。牟掌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见郑板桥这种掺水喝酒法以后,便经常在自酿的酒中加上水按原价卖,他这样做,也就挣了不少昧心钱。但是他贪得无厌,往酒里加的水越来越多,酒变得越来越淡,牟氏酒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差。

有一天郑板桥来到这里喝酒,牟掌柜早就知道这清瘦老者不一般,是怀诗书画三绝于一身的当堂知县,便恳求郑板桥给酒馆留点墨宝,郑板桥也听说了牟氏酒馆往酒里掺水作假的鬼把戏,便含笑应允下来,提笔写了“凤梨轩”三个大字,并提“莱梨、乐枣”为边款。

牟掌柜虽然生意做得好,但并不解“凤梨轩”的含义,逢人就大肆炫耀,让人欣赏县太爷为他题的匾额。来喝酒的顾客中,也有一些文人墨客,他们总是明白人,听了牟掌柜的自我炫耀,喝上几杯酒,再仔细琢磨一下匾额的意思,于是摇摇头,放下酒杯便扬长而去了。 一日,牟掌柜的外甥赶考回来看望舅父。牟掌柜把郑板桥为他题写的匾额与生意冷淡了的事讲了一番。外甥在品了舅父的酒后,便指着“凤梨轩”匾额说:凤梨轩!凤梨轩!凤梨者,水多核(壶)小也,就是说你酒馆的酒壶太小,不够斤两;加的水又太多,不足度数。牟迁秋掌柜改正错误后,郑板桥将潍县老烧降度的勾调要领与配比传授给了他,牟迁秋又将潍县老烧的酿造工艺进行了改良,并将技艺传至坊子的李玉培烧锅场子。潍县解放后,由潍县战役总指挥、酒神将军许世友倡导,以李玉培烧锅为主组建了大华酒厂(山东板桥白酒有限公司前身),潍县老烧的酿造技艺也得以代代相传。

(四)牛鼻子泉

坊子镇由东虞河、西酱沟河两面环绕,水湾停留,泥沙沉下,而出牛鼻子泉。其水质清甜,富含矿物营养成分。坊子区地下孕育着久负盛名的天然矿泉水脉资源,其储量居山东省前列。牛鼻子泉位于响水湾下,水质清甜,淙淙不绝。此泉水煮绿豆饭,开锅就烂,洗出的衣服颜色特别鲜亮,冲泡的茶水别有风味。

(五)童子踩曲

曲子班除领班、拌面子人员外,大都是十多岁的男童。雇用6-7个十四、五岁的小孩,赤脚一个接一个的踩曲。第一个小孩踩平,将曲块翻过来,传递给第二个小孩(俗称踩头模),经六、七个小孩踩实后,最后一个小孩踩平(也叫平模)

(六)分花摘酒

沿袭传统技艺,根据大清花、小青花、云花、二花、油花五种不同酒花摘酒。

大清花:花大如黄豆,清亮透明,消失极快,酒度在76.5—82度;小清花:花大如绿豆,清亮透明,消失极慢,酒度在58-59度时最为明显;云花:花大如大米粒,互相重叠铺面液面存留较大,酒度在46度时明显;二花:大者如大米,小者如小米,存留时间与云花相近。酒精度为10-20度;油花:花大如米粒,四分之一布满液面,纯系油珠,酒精度为4-5度时最明显。

(七)久酿久藏

以优质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玉米为原料,取山泉矿泉之水,以小麦,大麦,豌豆制的高温曲和用小麦制的中温曲为糖化发酵剂

采用传统浓香型生态老窖和老五甑工艺,经60天发酵,再经12个月以上储存,精心陈藏方得琼浆

(八)三届国优

1979年、1984年、1989年,坊子酒山东省唯一连续三届蝉联“国家优质酒”。

(九)板桥文化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扬州府兴化县人;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扬州八怪之一,曾任潍县县令,不仅造福当地,更将其诗书情怀以及竹文化传承至今。他在潍县主持救灾、大修潍县城墙、力倡文事,发现人才,造福当地。他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郑板桥一生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曾经自谑道:“顿餐不离盏,书画伴终身。

(十)大师品质

多位国家级评酒委员,提供大师级品质保证。

(十一)21字传统酒经

“粮必精、水必甘、曲必陈、器必洁、工必细、贮必久、管必严”21字传统酒经